close

222.jpg

動機:

登山前一定會有許多規畫,但多次入山前遇上天氣轉壞,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雨男?

出國登山遇上天候不佳更是掃興,以下是過往計畫變更的經驗:

1510月預計攀登劍岳,隔日遭遇暴風雪,由劍山莊下撤,改往南阿爾卑斯。

179月預計雲取山,颱風橫掃日本,被迫改往東北的吾妻、安達太良。

1710月預計去淺間山、四阿山,再次被颱風追著跑,改往赤城、谷川岳。

上述這些黑歷史,因而催生了這份檔案:

https://www.google.com/maps/d/edit?mid=1S6OGvOm8fRZ6aqGF7myyFZ4Gzu1qUM9U&ll=36.198697865435534%2C138.24356172890634&z=8

功用:

(1)臨機應變

紅色為百名山山頂,綠色是大眾運輸工具可到的最快路線。(非最短登頂路線)

例如丹沢山:由首都圈搭到渉沢車站,轉巴士到大倉站登山口。

(最短登頂路線需自駕至塩水橋登山口,自駕路線未收錄在此記錄中。)

(個人不喜歡夜間巴士,因此夜巴的路線未知。)

(北海道和四國等區尚未完成。)

(2)標記山名發音

地名是日語中最不講理的部分之一,不會發音在規畫行程時連打都打不出來。

例如燧ヶ岳,連阿本仔都不會唸呀

另外,遇上入境移民官詢問,至少要說得出上哪去吧XD,不然奇裝異服又穿雨鞋,是還蠻可疑的…

arrow
arrow

    fsvsebf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